「獸迷/獸控」是什麼:獸迷社群簡介

Rascal
26 min readNov 20, 2020

--

Title Card Credit: Untitled by HAPS

「獸迷」或「獸控」在主流文化中逐漸變得可見,例如公開出櫃為獸迷的前議員候選人賈柏楷、實況主好色龍、 曾在 FlyingV 平台募資的國產獸人戀愛養成遊戲《家有大貓》;在網路上,若是比較常接觸ACG文化的人,可能也偶爾會看到「不獸控制」、「獸甲」等字眼。但目前有關獸迷的論述仍呈現莫衷一是的狀態,並沒有專門的文章介紹獸人迷文化。

作為一位學術迷(ACA-fan),我希望透過本篇文章介紹何謂獸迷社群,大略提到目前學術研究的現狀,以達到拋磚引玉、論述積澱之成效。本文會持續更新、修改。

(最後更新日期:2024/08/17)

自我介紹

Pic Credit: https://www.plurk.com/magpie_

我目前就讀於台聯大亞際文化研究碩士學位學程,大學的主修是社會學。我從高中時期就開始接觸台灣獸迷社群,並自我認同為獸迷,目前已經十多年。從大學時期起就開始嘗試研究台灣獸迷社群,碩士論文也以此為方向努力中。

另外還是經 Netfilx 認證的獸人研究員(誤)

除此之外,前幾年我與朋友一起創立「臺灣獸人文化研究社」,試圖以學術普及的方式介紹獸圈,並探索獸迷社群裡的各種議題、紀錄獸迷社群的歷史等嘗試,並發行三本資料型同人《獸言誌》、《獸言誌:關於創作》、《獸言誌:情感》,內容主要為獸迷經驗的自我反思與議題探討,不過目前暫時停止活動中。

臺灣獸人文化研究社 資料型同人刊物《獸言誌》
臺獸研新刊《獸言誌:情感》!

這篇文章從〈獸人文化概介〉擴寫而來,希望透過較完整的介紹,讓人了解獸圈是什麼、獸迷們通常在做什麼。

什麼是「獸人」?

「獸/獸人」,在獸迷社群內翻譯為” Furry ”,” Furry ”原意為「毛茸茸的(fluffy)」的意思。根據《Furry Nation》的說法,在1986年由 Mark Merlino 和 Rod O’Riley 所挪用,以” Furry Party ” 來稱呼自己的活動,與其他科幻迷的活動區隔;漸漸地,獸迷使用” Furry ”稱呼自己、同時也將自己喜歡的東西稱為” Furry ”;大約到1990年代,這個字就已經取代「擬人動物(anthropomorphic animals)」,而且後來獸迷社群對於獸人形象已發展成具特殊的美學及解剖學上的標準,因此「擬人動物」一詞並不能精確表示獸迷喜歡的擬人動物形象。

此外,「獸/獸人」不能被別稱為「人外」或「獸耳娘」。在台灣獸迷社群裡,「人外」指的是「以人類為主體並混合部份動物元素的角色」,因此「人外」並不符合台灣獸迷對於「獸/獸人」以動物為主體的定義。

而我刻意區分「獸」和「獸人」的理由是,這兩者語意上有著微妙的差別。在台灣獸圈,通常會區分「純獸」與「獸人」的不同,「純獸」意味著擬人化程度較低,並使用四足行走;「獸人」則是擬人化程度較高,並使用兩足行走。以我自己的獸設為例,可以很好地解釋「純獸」與「獸人」的區別:

純獸型態Ollie by 大尾巴毛坊
獸人形態Ollie by Yrac

由於每位獸迷喜歡的都不盡相同,因此在較正式的使用中,我會傾向以「獸/獸人」做為 “ furry ” 的翻譯,強調喜歡不同擬人動物的獸迷,在獸迷社群同時存在的情形。

除此之外,在台灣,並不像英語系國家會再刻意區分“ Furry(獸設以毛皮覆蓋的物種) ” 與 “ Scalie(獸設以鱗片或覆蓋;例如:龍、爬蟲類)”的差異,彼此較少相互調侃或作為內梗;嚴格說來,台灣社群比較少基於「獸設的物種」形成小圈圈,但英語系國家的獸迷社群較為注重,甚至在獸迷聚會上也有活動以獸設種族作為交流的基礎。

〈當你爸發現你是獸迷時〉From reddit

最後要強調,「獸/獸人」不能別稱為「人外」或是「獸耳娘」。在中文獸迷社群裡,「人外」指的是「以人類為主體並混合部份動物元素的角色」,例如獸耳娘就屬於人外的一部份;但「人外」並不符合獸迷對於「獸/獸人」以動物為主體的定義。而在粉絲實踐上,「人外」在台灣也未形成獨立的社群,從人外&獸人Only、FF的場次中就可以側面觀察到,不會有消費者專門以人外作為消費的文類。

(曾有熱愛科幻迷的老師認為「獸人」就是「人外」,但兩者在台灣語境下的含義並不同)

順帶一提,台灣有人外&獸人Only的同人誌專展,主辦單位是以人外控為主,結果沒想到不僅吸引不到人外的粉絲,反倒是獸迷占了絕大多數。

2015年 獸人&人外Only 海報。很明顯能區分獸人與人外的不同吧?

「獸迷」與「獸控」

“ Furry ” 除了能夠表示「獸/獸人」以外,同時也可以表示「獸迷」,其複數為” Furries ”。「獸迷」當中的「迷」是承襲迷文化研究中的 “ fans ” 的說法,fans 可以翻譯成「迷」或「粉絲」。不過「獸粉絲」或「獸粉」很奇怪,因此通常都稱呼為「獸迷」。另一個詞「獸控」的「控」則源於 complex(情結)一詞,日本借用 complex 一詞為 ” コン(kon) ”來表示自己的性偏好(sexual preferences),如:蘿莉控、正太控等。

在目前台灣的語境裡,「獸控」比較像是強調二次元性癖的用法;而「獸迷」則是強調身份認同的說法。因此,一位「獸控」不見得是「獸迷」,「獸控」未必對「獸」有身份上的強烈認同與情感召喚,也是涉入程度相對較低,或是缺乏社群認同的人。

而中國獸迷社群則是會直接稱呼「Furry」或「福瑞(控)」(將” Furry ”直接音譯而來),也有少部份人會使用「小動物(控)」。

不過我要說明的是,獸迷與獸控並不直接等於「現實動物迷」。獸迷主要喜歡的是「獸/獸人」,而不是將現實動物再現於二次元上,但由於獸迷對於擬人化動物的愛好,所以喜歡現實動物的人的比例也非常高。簡單舉個例子,這張圖很好地解釋了「獸迷」並不完全等於「喜歡現實生活中的動物」:

想知道一個繪師是不是獸迷?叫他/她畫一隻狗就知道了!

歷史

臺灣獸迷社群(獸圈)主要受到日本與美國社群的同時影響,這點後文會加以詳述。

美國獸迷社群主要源自於1970年代晚期美國的科幻迷文化(Science-fiction Fandom),這些早期粉絲喜歡動漫作品裡的動物角色,例如:迪士尼動畫《羅賓漢(Robin Hood)》(1973)、手塚治虫《小白獅王(ジャングル大帝)》(1965),並且組織了 Cartoon/Fantasy 為主軸的俱樂部,這些人將日本動畫引進並在活動內播放,當然,動畫中的動物是他們最熱衷的角色。同時,這些粉絲除了觀看日本動畫外,也觀看了許多科幻作品,因此早期獸迷創作中也可以看見許多科幻元素,復古未來主義(Retrofuturism)的色彩十分濃厚。

《羅賓漢(Robin Hood)》 (1973)
Cartoon/Fantasy Organization: Animation From Japan
1982 年的 Cartoon/Fantasy Organization 紙本傳單

這些常觀看科幻、日本動漫作品,又對動物角色感興趣的粉絲,開始了同人創作。例如將《星艦迷航記(Star Trek)》中的角色改為動物角色,甚至畫這些動物角色的色情創作,並且在科幻迷聚會(Sci-fi convention)上舉辦” Furry Party ”。而主流科幻迷因為不能理解他們的喜好,因此被要脅最好別在科幻迷聚會中過於高調,否則就只能請他們離開。於是獸迷逐漸獨立出來發展屬於自己的文化。也間接促成了1989年1月,Mark Merlino 與 Rod O’Riley 兩人舉辦 ConFurence zero ,這也是第一場以” Furry ”為主軸的粉絲聚會活動。

ConFurence zero (1989.1) 的紙本傳單

也因為早期獸迷與科幻迷社群的關係密切,從早期創作中(如:Steve Gallacci 等人出版的漫畫《Albedo Anthropomorphics》)仍可以看出科幻色彩濃厚。除此之外,美國當時有漫畫自我審查制度的相關單位,限制了美漫題材的發揮,於是也產生了典型美漫具有固定套路的劇情、角色設計;而為了規避漫畫審查制度,間接促成了「趣味動物(funny animal)」這個文類的誕生,如《Vootie》、《Rowrbrazzle》。

Albedo Anthropomorphics (1984) 創刊號封面;一般被認為是自創獸人角色的起點
Vootie(1976) 創刊號封面;將《星艦迷航記》主角 Spock 改編為動物。
Rowrbrazzle(1984.2) 創刊號封面

而有關日本獸迷社群的歷史,目前似乎未有學術文獻探討。不過一般認為受手塚治虫的影響,手塚曾畫過不少以動物為題材的作品,如:《小白獅王》(ジャングル大帝)、《Unico》(ユニコ)等等,而手塚遺稿也有留下不少描繪動物性感的作品,因此獸迷認為,手塚是有意圖地將動物擬人化。(手塚若活在現代,可能會是獸圈繪師大佬吧)

《ユニコ》扉繪 取自 手塚官網

與美國透過對科幻作品改編的生態不同。日本有許多擬人化動物角色做為主角的動漫作品,這些商業作品給予了粉絲二次創作的空間。而可以確定的是,在1990年代中期,就有獸人繪師開始出現在 Comiket 上,並自稱為 “動物趣味 (Animal [character] lover),” “Animal-lovers’ Comiket”[1],並在 1998 年創立了 ” Kemoner ” 論壇(1998–2003),就此開始,日本獸迷以 ” ケモナー(Kemoners) ” 互相稱呼,他們所喜歡的事物則為「ケモノ (Kemono)」[2]。

2005年,日本舉辦了以獸裝為主的聚會活動「とらんすふぁ(Transfur)(2005–2007)」,繼任的活動「Kemocon(2007-)」、「JMoF(Japan Meeting of Furries)(2012-)」也以獸裝為主。

JMoF 2018 年毛毛大合照 Pic Credit: JMoF 臉書粉專

2012年,舉辦首屆獸人only的同人誌販售會 けもケット(kemoket),每年固定於關西、關東地區舉辦,也是首個完全以「獸人」為主軸的同人誌販售會。

けもケット11 宣傳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穿著獸裝的粉絲與創作、消費同人誌的粉絲原先是兩個不同的社群。前者直接移植了歐美的獸裝(fursuit)實踐模式,後者則是日本原生的實踐模式,不過大型活動的舉辦則促進了彼此的融合,形成「ケモノ文化」[3]。

臺灣獸迷社群史

相較於美國及日本在實體活動時期就形成社群,台灣的獸迷社群則是要到網路時代之後才逐漸成形。1994年,HiNet 開放可連接至國際的商用網路,1990年代末期,台灣有零星的個人網站放置獸迷的創作,如:克狼、wolflsi 都是當時較知名的創作者。過去我向克狼詢問自身接觸獸的經驗時,克狼提到當時台灣沒什麼類似的創作或社群,只好到國外網站找搜尋相關創作。可見在1990年代末期台灣獸迷社群幾乎沒有發展,只有幾位愛好擬人動物的粉絲,自發性到國外網站找尋資料、發佈創作。

2002年5月,J.C. 創立「獅迷閒聊天堂」論壇後,才正式開啟了論壇的時代,以迪士尼動畫《獅子王》為號召,吸引同樣愛好《獅子王》的粉絲。接著,《野性疆界》(2004.1.1–2006.9.12)、《狼之樂園》(2004.10.11-)論壇、以獸人為主題的奇摩家族與部落格的出現,台灣獸圈逐漸壯大,也逐漸有了「獸圈」的社群意識。直到2010年後,社群網站時代來臨,獸迷才開始轉移到噗浪、臉書、巴哈姆特等社群網站活動,形成更加鬆散的網路社群。

2016年,標榜融合臺灣傳統民俗與原住民要素的獸人戀愛遊戲《家有大貓》(後簡稱為《大貓》)在 FlyingV 平台募資,這款遊戲雖然因為後續募資、薪資以及劇情等等爭議事件,而導致台灣獸迷多半以調侃心態看待此作,但對於台灣獸圈仍有相當深遠的影響。許多新一代獸迷是因為《大貓》而開始接觸獸圈,甚至不乏直接將《大貓》的角色、暱稱作為自己的虛擬形象。這款遊戲也使更廣泛的 ACG 迷看見獸人文化的存在,及獸迷社群可能的商業價值。

Steam 上的《家有大貓》Banner

在過去,獸人同人誌通常會在開拓動漫祭CWT進行售賣,但也因為部份獸人系攤位過於熱門(如竹本嵐的攤位),而導致排隊人潮影響其他攤位的情況;這樣逐漸奠定獸人系攤位在開拓動漫祭裡,傾向集中於一區的作法。 2015 年 6 月舉辦了首場專場「人外&獸人Only」、2017年 FurryMosa 的相繼出現,也可以看見以獸人為主軸的創作的商業價值已經到了一定的規模。以 2022 年 6 月即將舉辦的 FurryMosa 為例,就共有 133 個攤位(132+1企業)報名。

這幾年,以獸迷聚會活動(furry convention)為形式的大型活動也越來越多。2015年10月,首個大型粉絲聚會活動「獸無限Infurnity」舉辦,該活動在2019年吸引了國內外超過1000位獸迷參與;2017年以獸裝扮演者為主軸的「以茶會毛」,則是積極地與高雄市政府合作,;近兩年也陸續出現了「獸迷力Furmily」、「FurMIT」、「FurPoint 獸聚點」等等獸迷聚會活動。

2021年 線上獸聚 Infurnity Online2.0 的講座,訪問亞洲國家獸聚的主辦相關問題
2020年以茶會毛的相關報導 By 民視新聞

在台灣的獸迷實踐上,可以看見台灣同時受到美、日社群的影響。台灣同時擁有兩種不同類型的活動:以英語系國家為主流的「大型粉絲聚會(fan convention)」形式的獸迷聚會,如:Infurnity獸無限FurMIT;以及學習日本的同人誌販售會形式的獸摩莎FurryMosa人外&獸人Only

在獸迷創作上,通常也可以區分為美式或日式畫風(但仍能再更細緻地劃分),以下圖為例:

偷渡一下自己老公應該不為過吧? Pic Credit: カなと
Pic Credit: TFiddlerArt

美式畫風中也有類似美式卡通的風格:

Pic Credit: HAPS

在台灣的獸迷社群內,經常能看到雜揉兩者畫風的藝術創作,例如:竹本嵐的創作風格就被視為吸收了美、日畫風。對於獸設(fursona)的想法,也可以劃分成「獸設再現/代表自己」以及「獸設是屬於自己的角色」等等,其背後的意識形態也經常被認為來自於不同的文化傳統。

最後我想強調的是,「獸人(這裡指的是” Furry ”與”ケモノ” ,而非所有的「擬人動物」角色)」其實是1980年代中期以後才被粉絲逐漸透過二次創作而慢慢浮現出來的文類,但由於中文未能區分兩者的差異,因此很多人將「所有的擬人動物」納入「獸人(Furry、ケモノ)」的範疇(如:葉俊緯 2019),而將獸迷社群的歷史連結到戰前漫畫或過去文學作品的擬人動物角色(如:《山海經》),或將原初宗教的動物崇拜現象與獸迷做連結。

《山海經》

雖然人們將動物擬人化已有很長遠的歷史,但是透過擬人化動物來建構自我認同、形成想像社群、作為代表自我的形象,是在近四十年內的產物。因此,說「獸人(Furry、ケモノ)」或是「獸迷社群」已有數百、數千年的歷史是不合理的。唯一能夠產生交集的是,當今獸圈(或大眾文化)仍然挪用許多古代動物神祇的元素作為二次創作的原料,但不代表獸迷社群能夠被連結到更久遠的歷史脈絡。

古埃及神阿努比斯形象的在當代挪用 Pic Credit: anubis by saku1saya

獸迷社群的文化內涵

美學偏好

「獸迷」是自己認同喜歡獸/獸人的一群人,但是每個獸迷的審美偏好未必相同。

在獸圈裡,絕大多數的獸迷都認同自己喜歡「獸人(ケモノ、Furry)」,但對於獸人的審美偏好卻不盡然相同,甚至沒有交集。但是「獸人」只是個雨傘名詞,囊括了不同類型、擬人化程度不一的擬人動物角色。獸迷會根據擬人化程度及獸人本身的性別做區分,分為「純獸/獸人」、「公獸/母獸」、「獸太(註:獸人的正太)」等等不同的分類[4]。

也因為「獸人」概念本身有其模糊性,因此「什麼是獸人」的討論也時常發生,例如:《來自深淵》的娜娜奇(ナナチ),就介於獸耳娘與獸人的曖昧地帶。寶可夢(Pokemon)也算是被許多獸迷們所喜愛,但寶可夢角色算不算獸人,則要看個別角色是否能夠符合獸迷審美判准,像是貓鼬斬(ザングース)就有相當多的二次創作(如下圖)。

我老公就先自己帶走了(逃)Pic Credit: ザングースの日

多樣化的粉絲實踐

獸迷的粉絲實踐相當多樣,例如:委託插圖、穿著獸裝、圖文創作、攝影拍片、使用3D建模技術在VRchat進行交流、購買獸人同人誌...等等,其粉絲實踐背後的意識形態,可被解釋為是延續獸人的世界觀,也能滿足部份獸迷「想成為獸人;想逃離人類身體」的慾望。(當然,也可以只是因為喜歡「獸人」,而不停地生產與消費獸人的形象)。而因為「獸人」是完全地虛構角色,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因此獸迷相當重視自主創作的生態,並不像其他粉絲社群相當依賴於商業作品。

透過3D電腦圖形軟體 Blender 為獸設建模;感謝夢魘提供照片
在 VRChat 上與其他獸迷互動;感謝培爾提供照片
日本獸迷聚會 JMoF 之 Twitch 直播

獸人文化十分強調原創同人的形式,對於商業作品的依賴程度很低,不像其他動漫迷文化,隨著特定商業作品進行二次創作。某些商業作品雖然有擬人動物角色,因而受到獸迷喜愛而二次創作(例如:《Beastars》、《動物方城市》《動物新世代 BNA》等等),但這些二創並不會成為獸圈創作的主流。因此在獸圈裡的粉絲創作的絕大多數角色,僅會出現在獸迷社群傳享藝術作品的管道之內,如:FurAffinity、E621等網站。

大部份的粉絲文化都追隨著特定的偶像明星、動漫作品、影集劇作、音樂,而當原作完結以後,這些粉絲就會消散而去。而獸人文化與其他粉絲文化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並不是隨著特定偶像或作品,而是藉由「獸人」的抽象概念(接近於東浩紀筆下的「資料庫消費」模式)凝聚社群。

穿著獸裝的獸迷
獸系 only 同人誌販售會 FurryMosa 3 (2019)
以獸設為虛擬形象開台直播

也因為獸迷社群擁有自主發展的特性,迄今為止已經發展約四十年。台灣獸迷社群也發展了超過二十年,且獸迷的數量不斷地在增加。目前台灣粗估至少有六、七千位獸迷。

一年一度的獸迷聚會合影 Photo Credit: 2017 獸無限Infurnity

獸設(fursona)與獸裝(fursuit)

大多數獸迷擁有「獸設(fursona)」做為自己的虛擬形象。獸設對獸迷的意義相當多元:將自己的現實生活形象與特徵帶入獸設的設定裡;將獸設當作理想化後的自己;將創作出來的獸設作為自己的「孩子」,為自己所擁有,但不能完全地代表自己;也可以是在審美觀上比較喜歡特定的毛色/特徵/種族。也有獸迷只是將獸設作為工具性目的,當作與其他獸迷互動的敲門磚,但實際上未更深刻地思考獸設與自我的關聯性。

獸設(fursona)是獸迷在網路上的虛擬形象,結合” Furry(獸/獸人) ” 與” Persona(人格面具)”而來。而獸設的普及化與 FurryMuck 這款 MUD[5] 文字角色扮演遊戲有很強的關係,因為玩家必須在其中扮演自己的角色與他人互動,因此促成了獸設概念的發展。電腦介面圖像化、數位藝術技術、論壇等社群網站的出現,更加速了獸設在獸迷社群內的普及化。

根據 Silverman(2020) 對獸迷線上實踐的研究,在1994年時,獸設(Fursona)是需要被加上下引號的,如 ” Fursona ”,顯示出這個詞尚未完全被普及化;2000年代出現帶有社交功能(例如:擁有頭像、即時通訊)的獸迷網站,例如 FurAffinityInkBunnyWeasyl 的出現,確立了創造” Fursona ” 來代表自我的實踐模式。

Sherrly Turkle《虛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分認同(Life on The Screen)》(1995) 就提到 Furry MUD 利用文字來進行虛擬性行為

不過也有很多獸迷沒有屬於自己的獸設,或是可以擁有超過一個以上的獸設,並按照自己的喜好或感受來決定要扮演或經營某一隻角色設定。

這是我的獸設!By 狼尾
也有設定更加完整的獸設圖 By thanshuhai

「獸裝(fursuit)」則是基於獸設的概念而產生的衍生物。最早的獸裝是來自於獸迷聚會(furry convention)的獸裝扮演比賽,當時對於獸裝的概念、製作技術都相對不成熟(一方面也與「獸設」的概念尚未成熟有很大的關係),但由於這個比賽的出現,使得獸迷開始認真地投入獸裝製作的技巧,從類似代表企業形象的吉祥物的布偶裝,逐漸發展成獸裝(fursuit)。在此以十年為尺度,提供不同時期的獸裝扮演者照片,供讀者比較:

ConFurence 4 (1992)的獸裝
ConFurence 4(1992)的獸‧‧‧‧‧‧Cosplay?(註:現在已經不會有人用化妝的方式來進行扮演了)
Anthrocon 5 (2001) 的獸裝扮演者
Anthrocon 5 (2001) 的獸裝扮演者
Anthrocon 15 (2011) 的獸裝扮演者
Anthrocon 15 (2011) 的獸裝扮演者
Anthrocon (2017) 的獸裝扮演者

獸裝有兩點值得繼續深入探討:首先,獸裝所扮演的是獸設(fursona),而非既有商業作品的角色,因此並不會有兩個完全相同的獸裝(除非獸設擁有者自己創作或委託兩次獸裝);另一點是,獸裝扮演者在扮演時,為了追求符合「獸」的形象,通常不會露出「人類的」皮膚(但對於尺度的差異,不同國家與地區對此仍有模糊空間[6])。

自我認同與年齡構成

對於獸迷社群的人口統計學意義的組成一直是獸圈內爭論不休的話題,也牽涉到「怎樣的人更容易產生獸迷認同」的議題,而目前研究、同好的調查結果顯示,不論美國或是台灣(中國更為明顯),獸圈以男性、青少年為主。

大部份獸迷年齡落在國高中生、大學生的階段。以生命歷程的角度來思考,似乎不那麼令人意外,Erik Erikson 提出的「社會心理發展階段」認為青少年是開始探索自我認同的時期,因此青少年在這段時間會向家庭、學校以外的場域進行探索,找尋社會角色的定位。同時,獸迷社群在互動中所呈現的高強度社交,也是為了維繫青少年獸迷之間的共同體感受,獲得自身定位與社群歸屬的安全感。

然而,隨著進入大學、職場後,迫於現實生活因素及社會賦予的其他角色期待(如:大學生間的關係維繫、課業壓力、工作壓力等),許多獸迷因而離開獸圈,不再接觸社群,或只在網路上找獸迷創作來看。當然也有試圖將獸迷身份繼續延續下去的圈內人,以獸人圖文創作為生,或是作為工作後的休閒娛樂,不過難以延續青少年之間高強度社交的型態。

雖然近年來,台灣獸迷社群逐漸不那麼以男性為主,但整體比例約落在 7:3 上下。以「臺灣獸人文化研究社」為例,按讚粉絲的比例是72:25 (N≒2400),考量社團有許多非獸迷關注,這個性別比例可能會落差更大一些。Hsu, Bailey(2019)為了研究「獸迷是否是被性所驅使而喜歡獸人的」,到 Furaffinity 等獸迷創作網站發放問卷,其樣本性別比例為89:6,是非常懸殊的比例。

次文化研究者 Bennett(2004) 認為,當代的青少年文化其實是粉絲實踐的展現。因此青少年文化同時也具備了迷文化中「高度性別分化」的特徵,考量到獸迷過去是由科幻迷分裂出來,獸迷以男性為主,便不那麼讓人感到意外。

在獸圈裡,一直都存在著幻想「想要成為獸人;厭惡人類身體」的獸迷,並占有一定的比例。這些獸迷希望透過實踐來想像自己有如獸人一般,甚至主張拒絕人類身份,並追求精神層面連結現實生活的動物,這些獸迷會被稱為「獸信仰者(Therian)」。

獸圈裡的障礙與性/別

獸人文化確實吸納更多性少數(甚至是其他無法順利融入主流社會的障礙者),使得這個社群更加多元。

國外的眾多研究者也對獸迷文化相當好奇,因此參與獸迷的粉絲聚會,進行田野調查,或是在聚會活動上發放問卷做分析。不過目前這些研究大多仍在初步探索的階段(另一方面也受制於英語系國家必須為了擺脫” Furry ”與動物戀有關的性汙名)。

《CSI犯罪劇場》第四季 “fur and loathing” (2003) ;裡頭對獸迷誇大且不實的描寫,使得獸迷在美國仍然被強烈地性汙名化,至今仍無法擺脫汙名

目前現有的討論而言,獸迷確實比起一般同齡人的性別認同更為多元,有許多「非異性戀」的獸迷在其中。Austin(2021)透過分析獸迷的色情創作所得出的結論,或許可以側面回答獸迷為何有那麼多性少數的原因:卡通色情作品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它不是真實的性,可以展示異性戀以外的社會關係。因此透過動漫畫為媒介的色情作品,更能符合非傳統異性戀價值下的性,或許是獸迷(或更廣泛的 ACG 社群)更加性別多元的理由之一。

在中國、台灣的獸迷社群,也時常可以看見「十獸九基」、「獸甲」的相互調侃,也可以看見獸迷的實踐是非常性別化的。而這樣的實踐也深深地影響著獸迷對自身的性別認同。有不少獸迷在進入獸圈以前,並未有非常明確的性別認同,而是加入後才真正確立自己的性別、性傾向。也有獸迷因為自身性別認同與台灣獸圈主流不符而感到困擾,反過來懷疑自己的獸迷認同。

因為獸圈大部份都仰賴獸迷的原創同人,所以呈現「凸顯陽剛氣質的獸人吸引男性,這些以男性為主的創作者,生產出更多符合(男同志?)男性詮釋觀點的獸人」的再生產循環邏輯,也算是另一個較為合理的解釋;也符合上述所說的「卡通色情作品可以更輕易地展示異性戀以外的社會關係」的邏輯。

「為什麼獸圈大多都是男同志?」By 五色

不諱言的是,獸圈內部一直存在著「厭女(misogyny);或另稱為女性貶抑」的傾向。而這樣的傾向不只是體現在創作上,也體現在互動中。儘管台灣獸圈有越來越性/別多元的趨勢,但是基於生理性別而分化的社交(例如:得知繪師為女性後便不想交流)是常見的情況,在獸圈內也時不時能夠觀察到對女性開玩笑的言論。因此有許多女性繪師選擇在社群網站不透露性別、避免談論性別相關話題與議題,甚至在畫風上傾向較為中性的「純獸」、更加陽剛的「大肌肌獸人」,而非「母獸人」。

也由於台灣獸迷社群的組成以男性、非異性戀為主;因此有少數獸迷後來更傾向於參與性少數社群(如:BDSM、犬圈、男同志社群等等),而逐漸脫離獸圈。

Soh, Cantor(2015)的簡短研究紀要中,好奇獸迷是否如媒體再現般,會在獸聚做色情的事情,因此參加了獸聚。雖然不如他的預期(廢話,怎麼可能讓圈外人隨便去看就會看到),僅在獸迷創作的藝術品裡才會發現色情元素,但他們發現獸迷多數都是理工宅,唸硬核的基礎科學科系,給人一種阿呆(nerdy)的形象;還有些獸迷從外觀及外顯行為,發現有身心障礙的情形。

這點也受到少數研究或圈內人討論時獲得肯定,不過目前沒有太多討論。 不過能夠可以想像的是,獸迷作為網路社群,任何人都有可能參與於此,而不像學校、工作環境通常較排斥身心障礙者(無論制度面或人)。

而有學者樂觀地認為,獸迷對於各式各樣的人們的包容性,以及穿著獸裝後能夠遮蓋面部表情等等特質,有助那些擁有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的人學習如何與人社交互動,這部份可以參考 Furscience 團隊研究員的訪談:

紀錄片與相關報導

首推《The Fandom》這部紀錄片,非常精彩;對於了解美國獸迷社群的發展很有幫助(有中文字幕):

下面這部影片是中國獸迷社群的紀錄片,但偏向以獸裝實踐為主的獸迷:

國家地理頻道也有幾部獸圈相關紀錄片,不過目前沒有較適合的片源,所以暫時不放。感興趣的朋友請自行搜尋。

  • [1]引用自 Philosofur 團隊在泰國獸聚 Thaitails 的演講簡報〈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Kemoners” in Japan〉
  • [2] 不過近十年由於受到歐美獸迷社群的論述影響,許多日本獸迷改稱「ファーリー(即” Furry ”改為片假名)」而非「ケモノ(kemono)」。
  • [3]:https://reurl.cc/qOy3XE
  • [4]:可以參考Shu的文章〈實用獸圖搜尋攻略〉,了解獸迷如何為獸人角色進行各式各樣的分類。
  • [5]:MUD 全名為「多使用者迷宮(Multi-User Dungeon)」,是一種以文字為基礎的即時角色扮演遊戲,結合角色扮演、砍殺、玩家與玩家對戰、互動小說與線上聊天等等元素。
  • [6]:可以參考臺獸研文章〈「曝肉(Poodling)」的文化差異〉。

#Furry #FurryFandom #獸圈 #獸迷 #獸控 #獸人迷文化
#Fursuit

--

--

Rascal

畢業於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台聯大亞際文化研究學程碩士,碩士論文《與角色共生:臺灣獸迷社群的賦生與展演實踐》。 email: furryfandom.taiwan@gmail.com